茶叶知识

茶叶霉变之谜:成因、辨别与预防全解析

茶叶霉变之谜:成因、辨别与预防

茶叶作为一种备受喜爱的饮品,其品质受多种因素影响,而霉变是影响茶叶品质的一大问题。那么,茶叶为什么会霉变?又该如何辨别和预防呢?

茶叶霉变的成因较为复杂。首先是湿度因素。茶叶具有很强的吸湿性,当环境相对湿度超过60%时,茶叶就开始缓慢吸湿;超过70%,茶叶的吸水量会急剧增加。如果茶叶储存环境湿度长期偏高,霉菌就容易滋生。其次是温度,在25 - 35℃的温度区间,适合霉菌生长繁殖。若茶叶长期处于这样的温度环境中,霉变风险大幅提升。此外,茶叶自身含水量也是关键。一般来说,茶叶含水量超过8%,就为霉菌生长提供了适宜条件。

辨别茶叶是否霉变十分重要。从外观上看,正常茶叶色泽均匀,而霉变茶叶表面可能出现白色、绿色或黑色的霉斑,形状大小不一。闻气味时,优质茶叶有其特有的清香或茶香,霉变茶叶则会有刺鼻、腐臭等异味。触摸时,正常茶叶干燥、有质感,霉变茶叶可能发黏、结块。

预防茶叶霉变可从多方面着手。储存环境上,要保持干燥、阴凉、通风,相对湿度控制在40% - 50%,温度保持在5 - 25℃为宜。包装选择也很关键,可选用密封性好的茶叶罐,如锡罐、陶瓷罐等,也可用铝箔袋抽真空包装。另外,避免不同种类茶叶混合存放,防止串味和交叉感染霉菌。

在这里分享一个小经验,对于名贵茶叶,可在储存容器中放入适量的食品级干燥剂,如生石灰、硅胶干燥剂等,能有效降低茶叶周围的湿度,延长茶叶的保质期,减少霉变风险。掌握茶叶霉变的相关知识,能让我们更好地保存茶叶,享受其纯正风味。